補牙聽起來好像只是小手術,但其實每一個細節都關係到牙齒能不能健康長久。許多人因為忽視早期蛀牙,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,最後不僅需要花更多時間與金錢,甚至可能面臨牙齒斷裂或拔除的風險。

2025 年常用的補牙方式就是「複合樹脂填補」,它既能恢復牙齒美觀,也能兼顧功能,但操作過程卻一點也不馬虎。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複合樹脂的優缺點,以及補牙的 7 大流程,讓你在治療前就能做好充分準備。

複合樹脂填補是什麼?

目前補蛀牙的主流材料就是複合樹脂,這種材料是在樹脂內加入了約百分之七八十的無機物填料,就像是一杯珍珠奶茶,樹脂是奶茶的部分,而填料就是珍珠。樹脂提供了這個材料的可塑性,在填補後可以利用光聚合使材料硬化,而裡面的無機物填料則提供了材料的體積穩定性及材料強度、耐磨度。

對於一些中小型的齲齒或缺損來說,複合樹脂已經是相當理想的材料了,可以恢復功能以及美觀,而且可以做到良好的密封性,以及表面拋光處理,來避免牙菌斑的堆積,降低二次齲齒的風險。

複合樹脂的優點

 

複合樹脂之所以成為補牙主流材料,是因為它同時兼顧美觀與實用。首先,它的顏色能貼近真牙,不容易被發現,特別適合門牙或需要高美觀度的區域。

其次,複合樹脂能與牙齒緊密黏合,減少細菌滲入的風險,降低二次蛀牙機率。再加上能經過拋光處理,讓表面更光滑,牙菌斑不容易附著,有助於口腔清潔。同時,它適用於中小型蛀牙或缺損,修復過程相對快速,能在一次療程中完成,對患者來說相當便利。


 

複合樹脂的缺點

 

複合樹脂也是有一些缺點的,其中缺點就是操作過程怕水,如果操作過程有口水、血水污染則該處黏著界面會變脆弱,之後口水及細菌容易入侵,造成二次齲齒,以及照光聚合的同時體積會收縮,而這個收縮率約在1~3%左右,視不同種類以及品牌的複合樹脂而定。

當填補範圍越大的時候這個收縮效應產生的負面效果會越明顯,容易讓邊緣產生縫隙。另外如果齲齒位置太深,或是照光時間不夠,會讓複合樹脂光聚合不完全,聚合不完全的樹脂也容易滋生細菌,造成二次齲齒。

補牙完整7步驟

1.局部麻醉

一些很小的齲齒可能不用,但是中大型的齲齒是一定會上麻藥,麻藥注射過程可能會有些不適,但是相比移除齲齒的過程,這種不適是比較容易忍耐的,而且上完麻藥後,整個療程會比較舒服,不用再擔心疼痛的問題,如果沒上麻藥,醫師在移除齲齒的過程,常常會因為病友的不適,扭動,而花更多時間,甚至做不好,沒辦法將齲齒移除乾淨。

2.準備操作區域

包括清除牙菌斑,有時候還有清除牙結石,這樣才能看清楚齲齒的範圍,做出正確的診斷,而且之後的操作才能確實,而不是在一堆牙菌斑上操作。

3.隔離操作區域

通常會上橡皮帳隔離口水、舌頭以及臉頰,雖然橡皮帳不是唯一的方法,有些醫師在一些狀況下會使用棉卷及吸唾管,但橡皮帳通常是較理想且確實的做法。

4.移除齲齒及窩洞製備

當然不是挖個洞這麼簡單,除了移除齲齒,還要考慮到之後填補物能不能抵抗受力的狀況,會不會容易脫落,整個窩洞邊緣是否平順,有沒有脆弱易碎的珐瑯質等等。

5.酸蝕以及黏著

使用磷酸酸蝕牙齒表面,使牙齒表面粗糙化同時清潔表面,以利之後的樹酯黏著,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吹乾,接著塗布黏著劑,這個過程中保持乾燥不受口水、血水污染相當重要,酸蝕過程中如果受到口水污染,則酸蝕濃度會不正確,沒辦法得到正確的酸蝕表面,而黏著劑如果被口水污染,則該黏著介面會變脆弱,之後容易遭受口水細菌的入侵,而造成染色或二次齲齒。

6.填入複合樹脂

要分層的填補照光以降低複合樹脂收縮的負面效應,並且應該恢復牙齒應該有的型態。

7.最後的完成以及拋光

調整咬合,並且做到理想的拋光,才能降低牙菌斑的附著,減少二次齲齒的風險。


 

結語:別忽視補牙,守護牙齒健康

補牙不只是修復牙齒,更是預防進一步蛀牙與牙齒受損的關鍵。複合樹脂雖然有其限制,但在專業醫師操作下,仍是現代牙科中最理想的補牙選擇之一。及早治療、正確保養,才能讓牙齒健康長久。
補牙從來不是一件小事—淺談複合樹脂填補
舊的複合樹脂填補物,型態不太理想,且邊緣有微小的縫隙及變色
補牙從來不是一件小事—淺談複合樹脂填補
移除舊有填補物及齲齒,並以橡皮帳做出理想隔濕
補牙從來不是一件小事—淺談複合樹脂填補
填補後恢復牙齒應有的型態並拋光
關閉